臺中市為降低洪水發生時的損失及避免人命的傷亡,除積極推動防洪工程治理外,鑑於工程措施之侷限性,有需要立即進行非工程的減災措施,以增進社區與民間組織防災、減災能力,目前本市建立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共計68處。
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是防災工作重要的一環,透過社區主動發想、規劃並執行的防災應變作為,提升整體自主防災應變能力,以減輕水患對社區居民生活之衝擊,並依社區之環境特色與致災特性,透過每年定期進行的教育訓練及演練,使防汛組織分工更能貼近社區實際需求,於災害來臨之前,能夠加強防災準備,建立民眾從被動的轉換為主動的「自主防災」,發揮「自助、人助、公助」的精神,達到自助後而人助的成效,並讓自主防災意識的種子於臺中發芽、成長、茁壯,與市府共同將臺中市打造成為一個耐災、抗災的韌性城市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多元的防災教育訓練課程
|
|
![]() |
![]() |
自主防災精神的防汛演練
水患自主防災社區是“看不見的基礎建設,看得見的進步城市” 典型案例,台中市已建置68處水患自主防災社區,成員總人數超過1750人,每年經濟部水利署全國性的水患自主防災社區評鑑,皆有亮麗的成績,未來將持續推動水患自主防災社區發展,不斷精進管理作法,充份發揮在地防汛能量,強化基層防災觀念與社區災害應變自主能力,共同為宜居城市目標前進。
|
項次 |
行政區 |
村里名稱 |
|
1 |
西屯區 |
林厝里 |
|
2 |
西屯區 |
福雅里 |
|
3 |
南屯區 |
新生里 |
|
4 |
南屯區 |
永定里 |
|
5 |
南屯區 |
鎮平里 |
|
6 |
南屯區 |
中和里 |
|
7 |
東勢區 |
泰昌里 |
|
8 |
東勢區 |
慶東里 |
|
9 |
清水區 |
臨江里 |
|
10 |
清水區 |
高南里 |
|
11 |
沙鹿區 |
居仁里 |
|
12 |
沙鹿區 |
洛泉里 |
|
13 |
沙鹿區 |
沙鹿里 |
|
14 |
沙鹿區 |
斗抵里 |
|
15 |
沙鹿區 |
興安里 |
|
16 |
梧棲區 |
大庄里 |
|
17 |
梧棲區 |
大村里 |
|
18 |
梧棲區 |
興農里 |
|
19 |
梧棲區 |
永安里 |
|
20 |
后里區 |
義里里 |
|
21 |
后里區 |
后里里 |
|
22 |
后里區 |
中和里 |
|
23 |
后里區 |
舊社里 |
|
24 |
后里區 |
聯合里 |
|
25 |
后里區 |
太平里 |
|
26 |
后里區 |
義德里 |
|
27 |
神岡區 |
三角里 |
|
28 |
大雅區 |
大雅里 |
|
29 |
大雅區 |
秀山里 |
|
30 |
大雅區 |
忠義里 |
|
31 |
大雅區 |
橫山里 |
|
32 |
新社區 |
崑山里 |
|
33 |
新社區 |
大南里 |
|
34 |
新社區 |
永源里 |
|
35 |
烏日區 |
湖日里 |
|
36 |
烏日區 |
前竹里 |
|
37 |
烏日區 |
五光里 |
|
38 |
烏日區 |
光明里 |
|
39 |
烏日區 |
溪埧里 |
|
40 |
烏日區 |
南里里 |
|
41 |
烏日區 |
溪尾里 |
|
42 |
龍井區 |
田中里 |
|
43 |
龍井區 |
龍津里 |
|
44 |
龍井區 |
龍泉里 |
|
45 |
霧峰區 |
甲寅里 |
|
46 |
霧峰區 |
本堂里 |
|
47 |
霧峰區 |
四德里 |
|
48 |
霧峰區 |
五福里 |
|
49 |
霧峰區 |
六股里 |
|
50 |
太平區 |
太平里 |
|
51 |
太平區 |
中興里 |
|
52 |
太平區 |
德隆里 |
|
53 |
太平區 |
豐年里 |
|
54 |
太平區 |
勤益里 |
|
55 |
太平區 |
永隆里 |
|
56 |
大里區 |
樹王里 |
|
57 |
大里區 |
夏田里 |
|
58 |
大里區 |
仁化里 |
|
59 |
大里區 |
健民里 |
|
60 |
大里區 |
塗城里 |
|
61 |
大里區 |
瑞城里 |
|
62 |
大里區 |
金城里 |
|
63 |
和平區 |
天輪里 |
|
64 |
和平區 |
博愛里松鶴社區 |
|
65 |
和平區 |
博愛里裡冷社區 |
|
66 |
和平區 |
博愛里谷關社區 |
|
67 |
南區 |
南門里 |
|
68 |
大安區 |
龜殼里 |

Facebook
Twitter
LINE





